鳌山古村

在黄圃镇鳌山村南约坊和北约坊一带,有多处古迹,如三十六级古石径道、宋代古码头遗址、古祠堂群、古青砖屋群、北极古殿、社学庙及北约观音大庙等。2012年,鳌山村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

鳌山古村鳌山古迹群

鳌山村的岗东南、北约坊方圆200米地段,坐落着苏、严、黎、许、何、关、潘、梁等八姓11座古祠堂和约200间古青砖屋群,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40余间。其中包含一间古泥墙屋,一间古蚝壳屋,虽破烂但仍可看到旧貌,这些古建筑,不失其旧时依山傍水,绿树掩映,次第相连的古村落特色。位于鳌山村的北约观音大庙、北极殿、社学庙都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承载了多彩的文化,很有考究价值。

鳌山古村

宋代码头位于三十六级古石径的东端,以前的村民从此处出海打鱼。通向宋代码头的古石径的南北均有两榕树,树龄有110多年。据当地老人口述:北树是公的,全年没有开花结果,但长出榕树须;南树是母的,年年开花结果,榕豆遍布地面,但不长榕树须。鳌山古村鳌山古村鳌山古村鳌山古村鳌山古村北约观音大庙位于鳌山村岗东北约路1号,大庙约建于明末清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第一次重修,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和1995年进行二、三次重修,庙内存有碑文记载。

北约观音大庙位于鳌山村岗东北约路1号,大庙约建于明末清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第一次重修,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和1995年进行二、三次重修,庙内存有碑文记载。

大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8平方米,三进三间,内设有天井,砖木台架结构。镬耳风火墙,硬山双龙吐珠式顶,青砖三隅彻墙,前檐木雕,砖雕、墙画、书法等一应俱全。天亍=井两旁有廊,硬山奇峰,博古脊,双耳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庙内有木雕、壁画、灰塑等装饰。天井右雨廊壁嵌有乾隆到民国年间的勘街及重修碑刻四块。

大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8平方米,三进三间,内设有天井,砖木台架结构。镬耳风火墙,硬山双龙吐珠式顶,青砖三隅彻墙,前檐木雕,砖雕、墙画、书法等一应俱全。天亍=井两旁有廊,硬山奇峰,博古脊,双耳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庙内有木雕、壁画、灰塑等装饰。天井右雨廊壁嵌有乾隆到民国年间的勘街及重修碑刻四块。

北约大庙是当地村民祭祀、议事和活动的公共场所,是当地民俗和乡村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凝聚了当地的集体记忆。

北约大庙是当地村民祭祀、议事和活动的公共场所,是当地民俗和乡村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凝聚了当地的集体记忆。

鳌山古村鳌山古村三十六级古石径是一条始于宋代的数百年的古石径道,全长390米,宽1.1米,共36级。该路由三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石面凿有榄形的防滑条纹。沿着古石径走,两边树木苍葱,路边有凉亭供休憩,是一个天然氧吧,成为当地人晨运的好去处。古石径的西边有一棵50多年树龄的榕树,像一把直径为30米的巨伞,树头四周设有石凳,可供行人乘凉休息。

三十六级古石径是一条始于宋代的数百年的古石径道,全长390米,宽1.1米,共36级。该路由三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石面凿有榄形的防滑条纹。沿着古石径走,两边树木苍葱,路边有凉亭供休憩,是一个天然氧吧,成为当地人晨运的好去处。古石径的西边有一棵50多年树龄的榕树,像一把直径为30米的巨伞,树头四周设有石凳,可供行人乘凉休息。

鳌山村:鳌山村是黄圃五大村之一,位于黄圃镇东北郊,东连吴栏村,南接黄圃水道与新沙村、石军村隔河相望,西与镇一村、三社社区划山为界,北邻大魁沥(鲤鱼咀)与大雁村相接。村内有金龙路、观仙路、岭栏路、圃珠路与黄圃镇城区相通。村府设在岗东片金龙路。 鳌山村由石岭村、岗东村、指北村三村于2001年12月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约6700亩,其中耕地面积5539亩。山林地面积…… 鳌山村详细信息++


鲜花
上一篇:杨心如故居
下一篇:狮滘河圣狮桥

猜你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最新评论

    唐朝皇帝大全列表及简介(共22位皇帝)
    • 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详情
    •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 详情
    • 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应该说,作为一个唐朝的皇帝,李治是幸运的,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太宗的辉煌基业。 详情
    • 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唐中宗李显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惟一的亲生儿子,因为母亲的权力欲极强,在他当了皇帝不久,便被废了。武则天病死后,李显二度登基。 详情
    •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前后两次称帝,共在位2年,禅位于玄宗李隆基,后病死,终年55岁,葬于桥陵。 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唐朝中央政权斗争最为残酷复杂的时代。 详情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详情
    • 李重茂生于延载元年(695年),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子,生母不详,据推测是身份低微的宫人。圣历三年(700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元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 。 详情
    •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详情
    • 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详情
    • 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唐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详情
    • 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26年。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但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虽有人称之为“中兴之治” 详情
    • 李诵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 详情
    • 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 详情
    • 唐穆宗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任用的宰相萧俛、段文昌又无远见,认为藩镇已平,应当消兵。不久河朔三镇复叛,躲藏的军士纷纷归附三镇。 详情
    • 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 详情
    •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808年)十月十日(11月20日)生,此日后来被定为庆成节。长庆元年(821年)封江王。宝历二年(826年)12月初8日,宦官刘克明等杀死敬宗,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 详情
    • 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死前十二天改名李炎。 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 详情
    • 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唐宣宗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 详情
    •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 详情
    •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详情
    • 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详情
    •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在位3年,被废。次年被朱温毒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死后谥号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 详情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